货架到人(Shelf-to-Person)与料箱到人(Case-to-Person)的区别

货架到人(Shelf-to-Person)料箱到人(Case-to-Person) 都是现代仓库中的自动化拣选模式,但它们的工作原理、适用场景、以及操作流程有一些关键区别。

1. 存储方式的不同

  • 货架到人

    • 商品通常是单独存储在货架上的,每个货架上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商品,商品根据类型、大小、重量等因素被放置在不同的货架位置。
    • 这种方式适用于存储种类繁多、尺寸不一的商品,商品之间没有固定的集装箱或托盘。
  • 料箱到人

    • 商品通常是存储在料箱(箱子、托盘)中,每个料箱可以存储同一类商品,或者某些商品的组合。
    • 料箱到人模式一般用于存储具有较高标准化的商品,或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同的货物分配,如批量订单。

2. 商品获取的方式

  • 货架到人

    • 自动化设备(如机器人、传送带、自动堆垛机等)将单个货架上的商品送到操作员的工作站。
    • 操作员站在工作站接收商品,进行拣选或打包。每次送到的可能是单个商品多个商品,视具体的商品存储方式和拣选需求而定。
  • 料箱到人

    • 自动化设备将存储在料箱中的商品送到操作员所在的工作站。每个料箱里可能包含多种商品或某类商品,操作员从料箱中进行拣选。
    • 操作员通过收到一个预装箱的商品来进行拣选,通常会收到的是一箱商品,不需要一件一件地从货架上挑选。

3. 适用场景的不同

  • 货架到人

    • 适用于商品种类繁多且大小不一的仓库,商品在货架上单独存放。例如,零售仓库、电商仓库等,订单可能需要从多个货架上提取少量商品。
    • 商品数量相对较小,商品种类更复杂,操作员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的商品类型、形状和尺寸进行操作。
  • 料箱到人

    • 适用于商品相对较为标准化的仓库,尤其是当订单数量较大时,采用料箱将多个商品组合在一起送到操作员。比如,批量订单的处理和库存管理较为规范的商品(如饮料、食品、配件等)。
    • 商品的存储和配送模式较为统一,一般是为节省空间和提高效率而将同类商品组合到一个料箱中。

4. 拣选效率的区别

  • 货架到人

    • 因为是从各个货架上拣选单个商品,操作员可能需要处理不同的商品类型,拣选较为分散,适合多品种、小批量的拣选任务。
    • 优点:适合需要频繁更新、存储不规则、商品种类多的环境。
    • 缺点:可能需要多次拣选才能完成一个订单。
  • 料箱到人

    • 由于每个料箱存储的是同类商品或者已经组合好的商品,拣选任务相对较简单,适合单一品类或大批量的订单处理。
    • 优点:适用于大宗商品的拣选,能够快速完成单品类、批量化的拣选任务。
    • 缺点:不适合多品种订单的处理,因为每次拣选的料箱可能包含多个商品而不满足个性化需求。

5. 仓库空间利用的差异

  • 货架到人

    • 仓库的空间布局可以更加灵活,货架可以根据商品的形状和大小进行定制。通常不需要事先安排好料箱的大小,较为适合存储体积不一的商品。
  • 料箱到人

    • 由于商品是统一存储在料箱或托盘中的,仓库空间的规划相对固定。为了节省空间,货物的摆放通常需要合理规划以便最大化存储。
    • 存储空间利用效率相对较高,但对于多种类商品的存储可能不如货架到人灵活。

总结:

特性 货架到人(Shelf-to-Person) 料箱到人(Case-to-Person)
存储方式 商品存放在货架上,按种类和大小分类 商品存放在料箱中,一般为同类商品或按批次存储
拣选方式 自动化设备将单个货架商品送到操作员 自动化设备将整个料箱送到操作员,操作员从中拣选
适用场景 适用于商品种类繁多、个体差异较大的环境,如电商、零售仓库 适用于大宗商品或批量订单的处理,如食品、批发仓库等
拣选效率 适合多品种、小批量的拣选,拣选任务较为分散 适合单品类、大批量拣选,任务较为集中
空间利用 仓库空间较为灵活,适合体积不一的商品 仓库空间利用效率高,适合相对规则的商品存储

总结

  • 货架到人 是适用于商品种类多且变化较快的环境,能够更灵活地处理不同类型和大小的商品拣选任务。
  • 料箱到人 适合存储和处理批量商品的仓库,能够高效地进行大量同类商品的拣选,但对多品种、小批量的订单处理效率较低。